当前位置: CNMO > 智能汽车 > 智能汽车新闻 > 智能汽车消息 > 正文

刷新创业者底线?团车入局造车:是实干家还是空谈者

智能汽车 【转载】 作者:王子琴 2022-01-17 19:50
评论(0
分享

  【智车派】日前,车圈风云再起,理想汽车创始人、CEO李想公开表示“团车造车”大概率是骗子,刷新了创业者底线,此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。

  事情的起因是李想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条关于采访团车CEO闻伟的博文,配文写道:“我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大嘴一把: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,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的创业者,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,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。居然还有人可以毫无廉耻的把这种观点对外公开讲出来,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。创业的本质是:有节奏有耐心地长期成长。”

李想评论团车造车

  对此,闻伟也随即做出正面回应:“没想到万里长征的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。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?冯思翰被反怼不就是当初看走了眼喷得太早?所以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,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。”并@李想。

团车闻伟回应李想

  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一家叫做“团车”的公司,而团车造车具体是怎么一回事,接下来就和智车派一起来看看吧。

团车:我们也要造车了!你们觉得挤不?

  今年1月5日,团车网官方微博在发博表示:“2022,我们也要造车了!你们觉得挤不?”,并直接@了蔚来、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。而在此之前,大家对于它要造车的消息几乎闻所未闻。对于这样一股陌生的势力,网友也纷纷表示黑人问号。

团车入局造车

  资料显示,团车网是中国汽车电商平台,创办于2010年,并于2018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目前总市值不足6000万美元,与“蔚小理”的美股市值不在一个等级上。

  此前,闻伟曾表示:“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,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和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,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在快速提升。为牢牢抓住未来的消费需求,我们激动地宣布将正式加入造车新势力的行列。”

团车创始人、CEO闻伟

  1月14日,闻伟还在媒体采访中表示,回答了团车为什么要造车、怎样造车和造什么车等基础问题。首先,闻伟表示造车的动力除了行业机会这个共性外,最大动力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。闻伟对这个团队非常有信心——“我觉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。”对于这个团队的实力,闻伟是这样介绍的:这个团队可以做不同类型的车,包括商用车、物流车,范围在2000万元以上、5万元以下都没问题;造车周期方面,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是48个月,国内厂家做到了36个月,而团车的团队能做到18-24个月造出车来,并且还做过太阳能、氢能。此外,闻伟还表示不怕失败,即使第一款车失败了,只需3个月还能再做一款。

  从闻伟的描述中,这个团队给我们的感觉是几乎无所不能,就好像是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孙悟空,而且这个团队是带着半成品车型来的,闻伟表示,第一款车将从这些半成品车型里选一款,定价10万元-20万元区间,2022年金九银十就能预售了。

团车:骗子or实力派

  造车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不是件容易事,我们看到入局造车的势力如此之多,但是成功造车且进行售卖的却寥寥无几,即使成功造成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研发的。对于闻伟的这番“轻松”造车言论是否真实,让人们陷入了思考。

  对于造车来说,技术和资金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。在技术团队方面,团车拥有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,而闻伟表示这个团队可以承担产品规划、造型设计、工程开发、测试、智能驾驶、系统化整合方案、生产支持、供应商管理等几乎所有造车流程,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。如果像闻伟说是,一个优秀且有实力有经验的团队确实是造车的一股最大动力。

  资金方面,闻伟表示团车已经是美股上市公司,目前对此项目感兴趣的投资方不少,并且还有各地方政府对造车项目的支持,政府力量或许也将成为解决方案之一。他还和此前刚刚宣布入局造车的牛创作对比:“把一款车量产所用资金我们测算是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,牛创拿到5亿美元,我们可能是它的1/10。”

  假设如上述闻伟所介绍到的,技术团队以及资金方面都不存在什么问题,那么团车造车成为现实或许并不稀奇,但是史无前例的短时造车还是令人“惊讶”的。

入局造车现在还晚吗?

  对于一些正在造车附近观望的企业来说,什么时候入局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。近年来,宣布入局造车的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涌出,对此许多人也表示今年造车是否还有时间?是否错过了最佳时机?

  对此闻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:电动车的差异化以及新的运营模式、商业模式、盈利模式都还有空间,像软件订阅等新业态还会冒出来,“大家不用担心赛道挤,会有细分,未来2年是我理解的最后的窗口期。”此外,他认为未来智能电动车不会只有少数几家存活,中国这么庞大、层次这么复杂的市场,人群的文化差异、喜好差异,自然会造成很多偏好,车上有太多的可以差异化的定义空间。

  此番言论确实言之有理,回顾2021年,中国汽车全年产量为2608.2万辆、销量为2627.5万辆,同比分别增加3.4%以及3.8%,结束连续三年下滑。展望未来,业内认为,2022年乘用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,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2780万,同比增长6%左右。目前来看国内汽车市场并没有饱和,还存在了一定的增长空间和市场潜力。

  而汽车的消费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,它是不断地发展演变的,如果新的造车势力也能满足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,那么它就可以进入市场,分到一杯羹。最重要的是,如果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,那么相信何时入局都不算晚。至于团车选择造车是否能成功,或许今年下半年答案就将揭晓,我们只需静待时间给我们答案。

写在最后

  对于汽车这块“香饽饽”,大家都想占有,单看2021年,从年头到年尾,选择入局的企业就层出不穷,而刚进入2022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就有新势力加入。对此,智车派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,新势力的加入说明汽车行业还在不断地发展,“血液”并没有凝固,而是在不断地流动,也促使着这个行业不断地进步。未来,汽车领域以及造车势力又将如何变化,值得我们期待。

分享

加入收藏

网友评论 0条评论
用其他账号登录:
请稍后,数据加载中...
查看全部0条评论 >
火热围观
潮机范儿

Copyright © 2007 -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
京ICP证-070681号 京ICP备090812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320号